心衰作為各種心臟疾患的最嚴重階段,會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因此留意心衰的蛛絲馬跡,警惕心衰發(fā)生十分必要。但由于心衰引起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不僅影響心臟本身,還可直接或者間接影響呼吸、消化、神經等系統的功能,并出現相應的癥狀,當這些系統的癥狀比較突出時,往往遮蓋了心衰的癥狀,容易被患者忽視,等病情嚴重了再去重視時,有的已經錯過了治療時機,心衰已經進入比較嚴重的階段。所以,當患者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患的老年人出現以下五大信號時,要警惕心衰的發(fā)生,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NO .1疲乏無力
如果近期內總是感覺全身乏力,特別容易疲勞,甚至連話都不愿意說,則要考慮心衰的可能,因為乏力是心衰的早期信號。由于心衰以后,心排血量下降,導致全身骨骼肌的血流灌注不足,骨骼肌缺血缺氧就出現全身乏力,極易疲勞,少氣懶言等癥狀,甚至走路稍快或是輕微勞動后就會感覺心慌胸悶、氣喘如牛。值得提醒的是,很多患者出現這類癥狀后,往往認為是年老體弱導致的,并不加以重視而貽誤病機。
NO.2咳嗽、氣喘
出現頻繁干咳、胸悶氣喘,活動或勞累后加重的癥狀,要警惕左心衰的發(fā)生。尤其是出現夜間突然氣悶氣急被憋醒,被迫坐起后才能逐漸緩解的情況,更需注意。這是由于左心衰導致肺瘀血及支氣管黏膜水腫,導致分泌物增多,使呼吸道通氣受阻所致。很多患者,尤其是有慢性肺部疾患的患者,他們往往認為是支氣管炎或者哮喘發(fā)作而耽誤病情。有一個簡單的鑒別方法,患者及家人可據此初步自我診斷:左心衰導致的咳嗽、氣喘跟患者的體位有密切關系,當患者處于臥位時癥狀比較重,處于坐位或者立位時癥狀較輕,并且常在夜間發(fā)作。
NO.3食欲不振
患者出現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時,往往以為自己的胃腸道出現了問題,一般就診時也會首先考慮掛消化內科的號。其實,導致這類癥狀的真正原因也許是右心衰竭。右心衰竭以后,右側心肌收縮和舒張能力下降,右心房和右心室無法將全身各部回流的靜脈血全部輸送到肺部進行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換,致使血液滯留于身體各組織器官,導致內臟如胃腸道、肝、膽等瘀血,出現食欲不振、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病情嚴重者還可因胃腸平滑肌缺血性痙攣而導致腹疼、腹瀉。
NO.4尿少、浮腫
尿少、浮腫也是心衰的一大信號。由于心功能減退以后,心排血量降低,全身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導致患者24小時總尿量減少,夜間尿量相對增多,這是因為夜間平臥休息狀態(tài)下,回心血量增多,腎臟的血流比白天好,所以夜尿相應增加。由于心衰后還會導致體循環(huán)瘀血,所以患者往往出現雙腳、雙小腿水腫,勞累后加重的癥狀。尿少、浮腫這一信號很容易被患者誤認為腎臟出了問題,其實腎臟疾患導致的水腫和心衰導致的水腫有很大區(qū)別,腎臟導致的水腫往往先出現于面部,而心衰導致的水腫多從人體雙腳或兩條小腿開始,患者可仔細加以區(qū)分。
NO.5情緒或精神異常
這一類癥狀多出現在老年心衰患者身上,是老年心衰值得警惕的一大信號,往往表現為頭暈、失眠、煩躁不安、幻覺、意識不清甚至昏迷等。這是因為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會存在程度不同的腦動脈硬化或腦動脈供血不足,心衰以后,隨著心排血量的減少,腦動脈供血不足的情況會更加嚴重,從而出現上述癥狀。這類癥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是老年性精神疾病,或是腦卒中、腦腫瘤等而被誤診。
認識了心衰的各種信號,平時多留意心衰的蛛絲馬跡,能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對于控制病情發(fā)展,改善患者預后,減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都十分關鍵。